恐龙化石中发现骨胶原和血红细胞
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已经在距今7500万年的恐龙化石上发现残留的软组织和血红细胞。这些样本也许能解释恐龙究竟是鸟类这样的恒温动物还是两栖动物这样的变温动物。
在这个酷似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场景中,伦敦帝国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恐龙化石上的结缔组织和血红细胞。研究人员Susannah Maidment博士和她的同事当时正在帝国学院检查恐龙爪化石。对样本的化学成分分析发现一些小的卵形结构物,其内有致密的内核,酷似血红细胞。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一块化石碎片,它拥有如今大部分动物的皮肤、肌腱和韧带中存在的、具有带状结构的纤维组织。
这并非科学家们首次发现类似的证据,此发现的特别之处在于该样本中软组织的成分。
Maidment解释说先前研究中发现的软组织令科学家们疑惑这些组织如何能保存得这么好。而他们研究的样本早已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待了一百多年。它们是零碎的断骨,Maidment甚至无法辨认它们属于哪种恐龙。如果能在这样的化石里找到残留物,那么也许这类残留物的存在比科学家们先前的认知更普遍。
在分析残留物时,研究人员们使用质谱仪来鉴定他们推测的胶原蛋白和血红细胞残留。他们发现胶原蛋白中含有一种类似氨基酸的物质,而氨基酸正是所有生物体内蛋白质构成所需的基本物质。
血红细胞中的化学组成类似鸸鹋的血红细胞。这令人们又重新认识了鸸鹋,和大多数鸟类一样,它被视作恐龙的直系后裔。
Maidment指出在脊椎动物中,血红细胞越小,其新陈代谢率越快。她表示大多数新陈代谢率快的动物为恒温动物,而那些新陈代谢率较慢的动物多为变温动物。
几十年来,古生物学者一直试图确定恐龙究竟是恒温动物或变温动物,它对人们了解这种史前动物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指出比起鸸鹋,样本中的血红细胞更小,可能是因为恐龙的血红细胞由于保留时间太长导致体积缩减从而蜷缩起来。
科学家们需要更多恐龙的血红细胞样本来研究该样本血红细胞和恐龙新陈代谢率之间的潜在联系。
Maidment说:“如果我们能找出许多不同恐龙的血红细胞并加以分析,我们也许能开始了解恐龙的新陈代谢速率从而推断它们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
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来确定不同种类恐龙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共同作者Sergio Bertazzo博士说:“我们仍需做更多研究来确定我们在恐龙碎骨中找到的东西。如果我们能保证我们的初步观察无误,那么这将为人类认识恐龙提供新的见解。”
该研究被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冷兔网:分享世界的快乐!]